高薪招聘秘书入职先整容 “医美贷”是怎么变成美丽陷阱的

日前北京朝阳法院开庭审理一起与“美容贷”相关的诈骗案。被告人以高薪招聘秘书、需要应聘者提升颜值气质为诱饵,诈骗年轻女性。而“医美贷”也成为“骗贷”与“诱贷”高发地,因此备受诟病。多个监管部门严查“医美贷”,而上交所、深交所近期已要求新挂牌的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ABS)产品中,禁止新增“医美消费金融”相关资产入池。


01高薪招聘秘书入职先整容 多名女性求职者被诱导贷款

娜娜在网上看到一家公司高薪招聘总经理秘书的信息,发送简历之后,中介公司的“金总”约她面试。简单答疑后,“金总”表示将安排她与招聘者“王总”见面,如果应聘成功,月薪可达6到8万。

两天后,“王总”带着司机“赵俊”来了。随后不久,“赵俊”跟娜娜单独约见,称“王总”对其长相有些不满,“跟着老板要出席很多商务活动,对形象要求较高,到医美机构微整形后才可以安排工作。”同时还会承诺,整形所需费用公司后续能够报销。

于是,娜娜被带到“北京橙子医疗美容诊所”,“零首付、分期付款,轻松变美丽”的一套说辞在等着她。

娜娜在办理贷款、进行整容手术后,希望王总来看一下整形效果,并表示想尽快投入工作。然而等来的消息是“王总出车祸了,公司不能聘用她”。更坏的消息是,十多万的美容贷款需要她自己偿还。事实上,“赵俊”“王总”等已经与美容机构将娜娜的贷款瓜分完毕。

娜娜不知道的是,这个司机真名是许桂郡,整个“招工团队”都受他指挥。而娜娜也不是唯一的受害者,还有9名女性也因应聘被许某套路后办理“医美贷”,总计金额40多万元。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了解到,9月1日,北京朝阳法院开庭审理此案。公诉人认为其构成诈骗罪,对许某等两被告人分别提出有期徒刑四年九个月和四年六个月并处罚金的量刑建议,法院择期宣判。


02“医美贷”乱象丛生 成“骗贷”与“诱贷”高发地

医美消费采用分期贷款到底有没有问题?这一消费模式不本身并没有错,“医美贷”无非就是用贷款形式买医美服务。但为什么“医美贷”成为众矢之的?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了解到,近年来,随着医美行业快速发展,部分医疗美容机构与金融机构合作,推出了类似“医美分期”、“医美贷”等相关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由于医美产业本身规范性较弱,“医美贷”乱象丛生,俨然成为了“骗贷”与“诱贷”的高发地。

2020年,仅北京地区打掉的“招工美容贷”诈骗犯罪团伙就有10余个,刑事拘留123人,对9个涉案医疗美容机构进行查处,涉及奥斯卡医疗美容、艾菲医疗美容等北京知名医疗机构。之所以对医疗美容机构进行打击,主要原因就是其与中介合谋,以欺诈形式诱骗消费者贷款整形,而后双方就贷款金额进行分成。

除了上述案件中以招工名义、以高薪为诱饵诱骗求职者整容,导致后者被诱导贷款的,各地警方和法院还通报了更多模式的“美容贷”“医美贷”陷阱:有的以免费整形为噱头招揽顾客,可实则是一场骗局;有的声称寻找合作代言人,将应聘者带到外地再要求整容并称会返还贷款金额,但一两次返还后就玩失踪,令应聘者背上巨额债务。更是有用户只是咨询美容,就被以“信用调查”为名,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办理了近2万元的“医美贷”,而这笔钱还没有到用户手中,直接打给了医美机构。


03“医美贷”实际贷款利率高 有的钱没到手先扣利息

另外一重问题是,医美贷的利率高的“吓人”,尤其是逾期费用。早在2018年就有机构测评了21家医美分期产品,实际利率并不低。某医美分期平台宣称贷款年化利率是12.05%,但经过测算,实际贷款利率却几乎翻倍,高达23.93%。

曾有网友在投诉平台发帖称,自己通过即分期官方办理了一笔医美贷,金额共计23600元,分24期还,每月实际还款金额达到1337元,折合年利率高达32%。

更是有大学生被诱骗办理了“医美贷”,因无力偿还,事件被曝光时,已经产生了2万余元的逾期费,而这笔贷款合计利息一共3万多元。

还网友贴出自己的经历:医美贷款20000元,最后能使用的只有12000多元。问医院,答复说那个是医美分期扣的利息,每个月还2400元,还1年,共28800元,利息就8800元了,加上医美分期手续费扣了将近7000多元,贷款额外支出的费用就要15800多元了。而且逾期一天要扣100元的费用。有分析师经过计算后发现,按该网友提供的数据,这一医美贷款的实际利率估算为203%,精算的实际利率竟达到554%,是名副其实的高利贷。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在黑猫投诉平台检索发现,关于“医美贷”的投诉达200余起。有的投诉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包括贷款利息高、扣取高额手续费、有隐形收费、暴力催收等。


04医美贷的“紧箍咒”

这些乱象让监管和金融机构重新审视该场景存在的风险,一场针对医美行业乱象的整治风暴再次升级。

今年5月,国家卫健委等8部委发布《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方案》指出,应当“谨慎开展”医美贷——为切实防范“医美贷”的相关业务风险,引导就医者理性、审慎就医。

6月9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发布了关于规范医疗美容相关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倡议。倡议提出,金融机构不与任何不法医疗美容机构开展合作,不向任何不法医疗美容机构客户提供相关金融产品和服务。

8月11日,上交所、深交所近期已要求新挂牌的消费金融资产证券化(ABS)产品中,禁止新增“医美消费金融”相关资产入池,已发行的ABS产品不受影响。目前部分消金公司已叫停和医美机构的合作。

中消协也提醒消费者,在接受医疗美容服务时,应注意该机构是否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执业医师是否具有执业医师资格证等。特别是要谨慎选择美容网贷,理性评估风险,认清自身经济状况、还款能力,签订网贷合同时,不假手他人操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纪实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0)
FullFull
上一篇 2021年9月7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21年9月9日

相关推荐

  • 金诃藏药直销板块发展态势良好

    金诃藏药是全国唯一一家经营藏医藏药的直销企业,旗下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一级博物馆,近年直销板块发展态势良好。

    2025年2月28日
    00
  • 营养保健食品市场总额超6000亿元 进入新增长期

    随着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对营养健康的关注,消费者对于保健食品的需求日益旺盛,保健食品行业在调整中复苏,迎来了行业发展新增长期。 据了解,近日以“规范有形 梦想无限”为主题的2021中国保健食品行业“正能量行动”暨6·16规范经营宣传日主题分享会在京启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冯军在会上表示,疫情期间,我国保健食品中增强免疫力、益生菌以及维…

    2021年6月22日
    00
  • 中国吸收外资不减反增“引力”何在

    纪实网讯 今年以来,中国吸收外资持续保持良好增长态势。疫情下引资不减反增的事实,有力回应了所谓的“脱钩论”,背后的“引力”也让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将继续成为外商投资的沃土。 今年以来,中国吸收外资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前10个月,中国吸收外资同比增长17.8%,继续延续了稳中向好态势。放眼全球,中国引资成绩格外亮眼。据经合组织统计,2020年流入中国的投资超过…

    2021年12月9日
    00
  • 快递员“以罚代管”困局:派件越多,罚款越多?

    失衡的派件量和派费收入之间,暗藏名目众多的罚款“潜规则”。 快递员张顺平的一天往往是从被扣钱开始的。 张顺平来自河北,今年18岁,是圆通北京某快递站点的快递员。双十一期间,他把闹钟定在5点15分。这时的北京天还没亮,气温在0℃上下。而他需要尽快从宿舍赶到快递站点集合。6点钟,站点老板会在那儿拍照,没在照片里的快递员会被扣除至少50元。张顺平不想成为那个没在照…

    2021年11月23日
    00
  • 北京严格进口冷链食品防控

    纪实网 8月11日讯 (记者 陶凤 王晨婷)自7月28日-8月9日,北京累计共出现9名新冠肺炎感染者,近4天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但疫情防控仍不能松懈。8月9日,北京市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强冷链管理、药品销售管理相关举措。据介绍,农贸市场新从业人员等三类人员,需持3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在市场内从事经营等活动;全市药店需对购买治疗…

    2021年8月11日
    00

联系我们

  1341959034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913781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