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薰、眼罩、助眠保健品……失眠的3亿中国人撑起了多大的“睡眠市场”

8月20日,一则“睡眠软件凌晨录到不明声音”的微博热搜引起了记者的注意。近几年,各类睡眠监测、辅助软件纷纷在各大应用商店上线。乳胶枕、助眠喷雾、香薰灯、褪黑素、睡眠软糖等产品五花八门,“一边熬夜一边买褪黑素”不只是网络段子也是事实。数据显示,超过3亿中国人存在睡眠障碍。庞大的失眠群体拉动了助眠类产品的消费,睡眠经济真的是一门好生意吗?

3亿多中国人饱受失眠困扰

90后吴小姐是一位上班族,睡眠质量自几年前起就不算太好。晚上入睡困难,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酝酿睡意一小时后再次拿起手机,有时眨眼间一夜就过去了大半,白天总是提不起精神。

为了改善睡眠,她试着用过网络上流行的“褪黑素”,但使用时总担心副作用。买过香薰蜡烛,拉上窗帘、点上蜡烛在一片花果香中入睡。为了更舒适的睡眠体验,把枕头换成了乳胶枕,还为“助眠喷雾”狠狠心动过。

后来,她又试起了更加传统的助眠方式,烧热水泡脚、戴蒸汽眼罩,每天十点准时放下手机。为了一夜好眠,定期购买几元一片的蒸汽眼罩,在各大电商购物节时首先关注助眠产品的折扣。手机里下载了睡眠监测软件,时常打开音乐播放软件放点助眠音乐,哪天看到深度睡眠时间超过6小时都要欢欣雀跃。

像吴小姐一样的睡眠困难者似乎并不是个例,中国睡眠研究会调查显示,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2%。这意味着,有几亿中国人正在饱受失眠困扰。此前,“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相关话题曾两度登上微博热搜。

网红助眠产品五花八门

在一条“一句话形容你们的睡眠质量”的微博评论里,网友纷纷跟帖回复。“两小时醒一遍,太累了”“梦里梦外分不清”“和最后一个入睡的舍友(一起)睡,和第一个清醒的舍友一起醒”“睡觉必须戴耳塞和眼罩”……诸如此类的回答极多。而“3秒入睡”“沾枕头就打呼”的评论下面,是其他被失眠困扰的网友投来“羡慕的眼光”。

面对失眠困扰,也有网友提出了自己的小妙招。“听英语听力,看两道数学题”“用睡眠软件,小睡眠、蜗牛睡眠都可以”“戴蒸汽眼罩”。

在购物平台,如果以“失眠”“助眠”等关键词进行搜索。会出现“失眠贴”“助眠枕头”“香薰精油”“眼罩”“睡眠喷雾”等产品。如果按销量进行检索,“褪黑素”和各类“睡眠贴”是最受欢迎的产品,不同品牌纷纷推出此类产品。某品牌的褪黑素月销1万+,不少消费者提出“吃了有用吗?”“对睡眠浅有改善吗?”之类的问题。

睡眠软糖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助眠产品”,一些新兴品牌在微博、小红书等分享平台很受欢迎,在小红书搜索“睡眠软糖”有1万+篇笔记,不少博主分享使用心得和效果。虽然这些分享到底是广告还是真实反馈还未可知,在购物平台上,品牌已经赚得盆满钵满,销量可观。

褪黑素、睡眠软糖、助眠喷雾等等这类产品真的有实际效果吗?从消费者的角度询问了一些高销量店铺,客服均未给出明确的答复。“当人体内褪黑素分泌不足,可以适当补充褪黑素营养”“可以调理睡眠”,有两家售卖褪黑素的店铺这样回复。

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的《2020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显示,2020年,67.4%的受访者购买过足浴盆、助眠枕、睡眠仪、褪黑素、蒸汽眼罩等网红助眠产品。另外,调查显示,有52.8%的消费者认为,即使用了网红助眠产品也没有效果,仍睡不着;甚至有10.1%的人认为使用之后更难入睡。

失眠人群撑起千亿级市场

当“睡个好觉”成为3亿多人的目标,饱受失眠困扰或追求优质睡眠的人群,或许正在撑起一片千亿级规模的“睡眠经济”市场。围绕着“睡眠、助眠”的相关产品迅速发展起来,逐渐形成了一个“睡眠经济行业”。

据艾媒咨询8月最新发布的《2021年中国睡眠经济行业研究报告》,分析师认为,伴随着中国国民睡眠质量的降低,助眠产品供给品类增多和科技水平提升,睡眠经济领域发展潜力充满后劲,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增长趋势,预计2021年中国睡眠经济市场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

另外,睡眠经济行业还呈现消费主体年轻化以及助眠产品向智能化、品牌化发展的趋势。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有失眠问题的消费者中年龄为22-40岁的占比达74.3%,分析师认为,年轻人成为睡眠问题“主力军”,睡眠经济消费主体呈现年轻化趋势;同时,伴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对睡眠产品从追求“经济实用型”向高品质、智能化发展。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面对睡眠困难人群敞开的钱包,那些打着“助眠”旗号的产品,一个接一个地出现在市场上。这其中,被吐槽“智商税”的产品不在少数,网络如此发达的时代,聪明的消费者未必不知道这一点。但那又如何?即使是心理安慰,为了好睡眠也要试一试。

最近几年,从助眠床垫、助眠保健品到助眠APP,睡眠经济的市场参与者正朝着多元化方向迈进。知名床垫品牌喜临门市值已上市9年,在最新披露的半年报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去年增长412.17%。功能性食品品牌BUFF X已完成了三轮交易金额均为数千万元人民币的融资,投资方不乏红杉资本等知名机构。小睡眠和蜗牛睡眠等睡眠类APP,在前几年亦频获融资。

企查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存“睡眠/助眠”相关企业2554家。在它们之中,有没有谁能率先破圈,成为这一市场的“引领者”呢?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纪实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0)
FullFull
上一篇 2021年8月25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21年8月27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的着力点

    纪实网 “十三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到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9.2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8.6%,位居世界第二。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和全球经济下行的叠加影响下,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依然保持9.7%的高位增长,成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总体上看,我国数字经济创新创业活跃,数字技术蓬…

    2021年8月16日
    00
  •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激发内需潜力

    纪实网讯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一批区域消费中心。今年,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在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大江南北,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画卷依次铺展,“买全球”“卖全球”渐成新风尚。 国际消费中心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具有强大的消费实现、引领和带动…

    2021年11月15日
    00
  • “币圈”须持续“缩圈”

    纪实网 8月10日讯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举行的2021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上提到,督促指导平台企业对照监管要求全面整改,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保持高压态势。紧随其后,人民银行上海总部表示,将持续防范虚拟货币交易和ICO代币发行风险,督促新发现违规业务整改。 监管层再次释放出强监管信号,原因在于近期虚拟货币投机炒作活动又有所抬头。自7月下旬以来,比特币价格出…

    2021年8月10日
    00
  • 市场监管总局:网络直播、微商电商、新媒体直播等新个体经济已占个体工商户总量近三成

    11月1日,国新办举行《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封面新闻记者从吹风会上了解到,近年来,网络直播、微商电商、新媒体等新个体经济发展迅速,已占到个体工商户总量的近三成。 11月1日,国新办举行《促进个体工商户发展条例》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封面新闻记者 代睿 摄影 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蒲淳在吹风会上介绍,在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下,伴随着非公有制…

    2022年11月4日
    00
  • 看数字经济红利怎样惠及百姓生活

    纪实网  车辆驾驶舱就像小型“体检站”,坐在里面即可实时监测心跳;全自动采血机器人变身医院“护士”,疫情防控期间减少医患接触风险……9月6日至8日,以“创新发展与数字经济”为主题的2021中国国际数字经济博览会在河北石家庄举办,数字经济的红利正在惠及百姓生活的各个角落。 展区门前广场上,“科技智享出行”的标语十分醒目。一辆安装了“酒精锁”智能系统的…

    2021年9月9日
    00

联系我们

  1341959034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913781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