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正确使用三伏贴

对于很多人来说,缓解炎炎夏日的酷暑,除了游泳、戏水就只剩下西瓜和冰淇淋。但是贪凉(中医《摄生消息论》说:“夏季心旺肾衰,虽大热,水宜吃冷淘水雪、蜜冰、凉粉、冷粥、饱暖受寒,必起霍乱”;“檐下过廊,街堂破窗,皆不可纳凉,此等所在虽凉,贼风中人最暴。不得于星月下露卧,也不要睡觉时吹电风扇,若风入腠理,其患最深。所谓贪凉是指贪图凉爽而不计后果的做法。”对身体健康并没有好处。

冬有三九,夏有三伏。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大约持续三四十天。2019年初伏是七月12-21号,中伏是七月22号到八月10号,末伏是八月11-20号。现在刚入伏,不少热衷养生的人为了避免贪凉对身体造成的损害,而开始使用三伏贴,冬病夏治了。

微信图片_20190822184811.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何为“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长夏胜冬”的克制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治病指导思想。冬病夏治是指对于一些在冬季容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风湿免疫性疾病、鼻炎、慢性皮肤病、儿科咳嗽支气管炎等。通过夏季中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病症减轻或消失。

冬病夏治体现了中医学“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和“未病先防”的疾病预防观。正是国家近年来积极推行健康中国战略,大力提倡“治未病”的体现(治未病最早源自于《黄帝内经》所说:“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冬病夏治三伏贴历史悠久,清代张璐的《张氏医通》已有夏月三伏中药外涂治寒喘的记载,通过在夏季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三伏天对人体进行药物或非药物疗法,益气温阳、散寒通络,从而达到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目的。

常用的治疗方法为中药穴位贴敷,即常说的三伏贴。因为简单方便,受到人们追捧。但是专业医药工作人员建议,切莫乱贴,三伏贴并不是适合每一个人。

从特殊人群角度分析,务必注意,2岁以下婴幼儿、孕产妇、哺乳期妇女、严重心肝肾脑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糖尿病患者、严重过敏体质者、皮肤长有疱疖或有破损者、处于疾病发作期(如发热、正在咳喘等)的患者、体质壮实易上火者均不宜进行冬病夏治。

从个人体质看,一般来讲,三伏贴只适合阳虚或者气虚体质的人,并不适合阴虚和湿热体质的人。阳虚即阳气不足,症状为“寒”,气虚则是虚弱,精力不足。三伏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此时用三伏贴可以温补阳气、利湿散寒、达到阴阳平衡。而阴虚表现为“热”,湿热体质是湿与热同时存在,也是“热”的表现,这样的人群不适合用三伏贴,否则热上加热,火上浇油,可能会起反效果。

从三伏贴的药物成分看,因治疗的疾病不同,所用的配方也不尽相同。三伏贴主要配方是细辛、白芥子、甘遂、干姜、延胡索等。《张氏医通》记载:夏月三伏中,用白芥子涂法,往往获效。方用白芥子净末一两,延胡索一两,甘遂细辛各半两,共为细末。入麝香半钱,杵匀。姜汁调涂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涂后麻瞀疼痛,切勿便去。候三炷香足方可去之。十日后涂一次,如此三次,病根去矣。

组方分析:细辛主要用于止咳哮喘,白芥子用于寒痰喘咳,两者合用加强祛除寒痰伏饮之功效,共为君药;甘遂苦寒,协助君药治疗主病,为臣药;延胡索有活血散瘀止痛的效果。既可佐助君臣之药散结化痰,又可缓解君药白芥子发疱引起的疼痛,为佐药;麝香引药;生姜汁作为液体调和,为使药。可见三伏贴主要针对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和过敏性鼻炎有特效,同时对体寒的人有利湿散寒的作用。但是对于其他疾病,则需要专业人员另开配方,执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据研究,生熟白芥子不同配比三伏贴均能改善支气管哮喘的症状,但随生白芥子比例增加,皮肤反应逐渐加重,起泡比例增加,但并非皮肤反应越强疗效越显著。生、熟白芥子1∶2配比时能够改善支气管哮喘中医相关症状同时,对ACT评分、FEV1、PEF、EOS均有改善作用,且皮肤反应轻,起泡少,患者依从性好。

三伏贴虽好,但务必要到正规场所请专业从业人员操作。主要是因为涉及到穴位选择、产品所含中药成分、成分配比等专业知识。同时建议,三伏贴切不可在网上自行购买,自己在家贴。某网站上搜索三伏贴,可以搜到几千条相关产品,医院同款、上市药企、药师服务、祖传秘方各种标榜,价钱从几元到上百元不等,销量好的有几万。但是仔细看三伏贴的说明书,均未标明药物成分、生产厂家以及药品批准文号等信息,意味着这些都属于“三无”产品。

另外,使用期间,不要吃冰冷食物,不能冲凉,注意保暖。

微信图片_20190822184836.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现在人们保健意识增强,健康管理方向的门店也越来越受欢迎。除了热门的三伏贴还有三伏灸。

三伏贴是用中药贴在特定的穴位上,增强机体免疫力,达到防病治病的效果;三伏灸是用艾来灸,虽也是用穴位,但关键在艾草。

《医学入门》里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灸之所宜。”艾灸疗法在传统医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对百余种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艾热之热,非其他发热的东西所能比拟。艾草性温为地之阳,有温经散寒作用;艾味芳香,有开毛窍及透肌肤作用。其“纯阳之性,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透诸经而除百病”的药性(出自《本草纲目》,李时珍),才能最大限度的透发出来作用机体,从而调整人体阴阳,在提高正气的情况下,让邪气自除。

总之,三伏贴、三伏灸都是利用冬病夏治的原理巩固人们的身体健康。只要原料安全,穴位正确,在专业从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纪实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0)
FullFull
上一篇 2019年8月16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19年8月23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 吃代餐食品快速减重?营养师提醒不要想着走捷径

    夏天到了,为了能露腿、露腰,很多人又开始了自己的减肥大计,节食、辟谷、健身、吃药等奇招百出。在以“瘦”为美的时代,很多人信奉“一白遮百丑,一胖毁所有”,戏谑的话语背后体现出当下年轻人对体重和身材的重视。 与此同时,《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成年居民超重肥胖率达50%以上,超重肥胖的形势严峻,由肥胖引发的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在…

    2021年7月23日
    00
  • 无限极 | 忙碌生活的解药,是围坐家人身旁

    春节长假快要到了,与家人共度欢乐时光,感受亲情的温暖与美好,原来也是一种极好的养生方式,是我们忙碌生活的解药。

    1天前
    00
  • 和治友德:冬季泡温泉 记住四步流程五不宜

    随着寒冬的到来,又迎来一年泡温泉的好时节。泡温泉是一种休闲方式,更是一种养生之道,既能放松身心,又有保健之效。

    2024年1月3日
    00
  • 以最大诚意让老人尽快接种新冠疫苗

    据报道,北京石景山古城街道各社区以“五星”服务推进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社区工作人员通过“线上+线下”各种形式,开展广泛宣传,对辖区60岁以上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进行再动员。走街、串楼、访户,主动询问年龄较大的居民是否接种疫苗,了解身体是否有基础疾病,并认真分析每个居民的具体情况,向居民解释接种疫苗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复杂,…

    2022年4月22日
    00
  • 康婷:岁岁重阳节 愿家人们明年更比今年健

    纪实网讯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因为九九相重,也称重九。重阳节这天,人们有登高的习俗,所以重阳节也被称为“登高节”。 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重阳就已受到人们的重视,不过当时的重阳活动仅在帝王宫中进行。到了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起来。 重阳节是融合了多种民俗的传统节日,庆祝的活动也是多种多样,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

    2021年10月14日
    00

联系我们

  1341959034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913781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