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保健品行业发展应对策略:国家监管+企业自律时间:2022-10-19 01 行业概述 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大种类,是指声称具有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为目的的食品。保健食品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并标明保健功能和适宜人群、食用方法和服用量、贮藏方法、功效成分的名称及含量、保健食品批准文号、保健食品标志、以及有关标准或要求所规定的其它标签内容。此外保健食品的名称应准确科学,不得使用人名、地名、代号及夸大容易误解的名称;标签、说明书和广告内容必须真实,符合其产品质量要求,不得有暗示可使疾病痊愈的宣传。 根据标准规定,保健食品应有与功能作用相对应的功效成分及其最低含量。功效成分是指能通过激活酶的活性或其他途径,调节人体机能的物质,主要包括一下几点:
保健食品与药品来说,都添加或含有一定量的生理活性物质,适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保健食品不需要通过动物或人群实验证实;而后者须通过动物或人群实验证实,有明显、稳定的功效作用。
02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2-2029年)》显示,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保健食品的市场接受度逐渐上升,加上居民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提高,保健食品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为2708亿元,同比增长8.19%,行业整体保持稳定增长势态。
同时受“大健康”理念兴起、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消费升级等因素影响,市场销售额不断增长,2021年我国保健食品销售额为627亿元,其中,本土品牌销售规模为326亿元,进口品牌销售额为301亿元。
而我国保健食品市场不断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
二是老龄人口数量持续攀升,为保健食品的需求提供持续动力。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一个国家60岁以上人口数量达到总人口的10%即标志该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而根据国家统计局2019年公布的最新数据,2018年,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可见目前我国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由此预计随着老年人的保健意识及需求强烈,随着人口基数不断增长,将为保健食品及功能性食品的需求提供持续动力。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60岁以上人口数量达2.7亿人,占总人口的18.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01亿人,占14.2%。
三是现代人亚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及年轻消费者的健康意识提升,对健康养生产品的潜在需求或将不断释放。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压力逐渐加大,使得人们亚健康问题突出。有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六省/市城镇居民总体亚健康检出率达68.1%(10254/15066),说明亚健康情况普遍存在。
在上述背景下,人们对健康养生产品的需求不断加大。从年轻人的养生意识来看,Z世代人群对于自身健康和营养补充等方面的重视程度高,约有88%的Z世代人群对“营养补充”重要性评分在4分以上,说明年轻消费者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对健康养生产品的潜在需求将不断释放。
03 虽然我国保健食品市场发展向好,但目前仍存在市场监管一定程度上限制产品创新、产品功能同质化严重、消费者更多细分化的保健需求难以满足、部分企业的虚假宣传造成消费者对其不合理认知和心理预期等问题。例如2018年底的权健事件,反映了部分消费者对保健食品认知和使用存在的误区—认为保健食品能治病。消费者对保健食品的不合理认知,说明仍需对消费者不断进行科普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