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怎么预防高温病?

34.png

时值“三伏”,全国多地迎来高温天气,中暑、肠胃病等高温病频发。专家提醒,老人、户外工作者、儿童在高温天气下要格外注意,合理降温,清淡饮食,及时饮水,避免发生高温病。

湖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韩小彤介绍,近期医院收治的中暑患者增加,有些患者送到医院时体温达到40摄氏度,出现胸闷、热痉挛、大汗淋漓等症状。韩小彤提醒,在高温环境下,如果出现大汗、口渴、头晕、胸闷、恶心、四肢无力等情况,就要考虑中暑的可能。高温天气下,人们的饮食应尽量清淡,要多吃蔬菜水果,帮助补充水分和相关营养素。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吴晨方说,户外工作者应避免在高温天气下长时间工作,老人、儿童、孕妇、心脑血管病患者等应尽量避免在高温天气长时间外出,可以准备藿香正气水、风油精,如果发生中暑症状,可以服用藿香正气水,及时进行物理降温,同时及时补水。心血管病患者在高温天容易发生血压波动,因此要尽量减少户外活动,高血压患者切不可贪凉,不要洗冷水澡,以免刺激血管收缩,造成血压波动。

湖南省疾控中心应急办主任刘富强博士提醒,近期天气炎热、湿度加大,食物容易腐败变质,人们需要预防急性肠胃炎、细菌性痢疾、肠炎等疾病,要注意饮水与食品卫生,制作食物过程中要生熟分开,尤其是生的肉、禽、海产品要和其他食物分开洗、切。老人、儿童等群体不要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也不要过度饮用冰饮料,以免冷气刺激胃部而影响消化。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纪实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0)
FullFull
上一篇 2022年8月4日 下午6:26
下一篇 2022年8月4日 下午6:35

相关推荐

  • 和治友德|养生四大方法——通、调、补、养

      纪实网讯 中医养生方法很多,从具体操作方法角度而言,各种养生方法都可以用“通、调、补、养”四法来概括。  张子和《儒门事亲·汗吐下三法该尽治病诠》指出:“吐汗下”三法可涵盖其他各种治疗方法;清代名医程仲龄《医学心悟》首次提出“八法”。指出:“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高度概括了中医治疗的原则性与灵活性。各种治法的完美结合,圆机活…

    2021年9月3日
    00
  • 寒露节气如何养生?中医专家给出这些建议

    今日,我们迎来寒露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此时天气将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我们该如何养生呢?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余学庆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寒露时节起,天气干燥,昼夜温差较大。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宜食酸性和热饮食物 在饮食方面,宜食酸性和热饮食物,少吃辛辣刺激、香燥和生…

    2022年10月10日
    00
  • 新时代北京分公司持续开展“三进”活动

    近日,北京分公司持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进社区”活动。分公司员工和健康顾问们带着健康服务设备,走进北京大兴区清逸园社区和石景山区沁山水南社区,为社区居民送上健康养生知识科普和健康监测服务。

    2023年11月20日
    00
  • 康美:疫情卷土重来?艾灸被纳入广东省中医药局防疫方案!

    艾灸被纳入广东省中医药局防疫方案。 近期,广东省部分地市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反复的情况,疫情防控形势严峻。 为助力全省迅速控制疫情,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疫中的作用,广东省中医药局于近日发布了《广东省2021年夏季新冠疫情期间中医治未病指引》,明确将艾灸列为防疫的重要手段之一。 事实上,这并不是艾灸首次介入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工作。 早在去年疫情爆发初期,在全国各地的…

    2021年6月10日
    00
  • 无限极:1+1>2,“中草药+益生菌”解锁健康潜能

    中华养生讲求调养根本,顺应自然的节律、生命的周期,激发人体内在生命力,给予身心以更加长久深入的养护。然而,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让大家的身体出现“失衡”。如何在忙碌中兼顾健康?

    2025年2月28日
    00

联系我们

  1341959034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913781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