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赋能发展新格局

31.png

纪实网 以“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于9月26日至28日在浙江乌镇召开,将探讨网络空间发展治理等诸多议题。

不久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份,中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形成了全球最为庞大的数字社会。全“数”前进的中国,正用一系列数字汇聚经济发展的澎湃伟力。

“中国高质量数字经济发展为破解人类共同挑战提供了可行方案。”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表示,今年上半年,互联网进一步发挥支撑引领作用,成为未来产业的核心引擎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

数字新基建不断夯实

“最直观的感受就是电压更稳定,电能质量明显提升,使生产良品率提升了近5个百分点。”站在布满光伏板的厂房屋顶上,浙江海宁尖山芯能微电网技术有限公司电气负责人邱华林指着配电房告诉记者,今年5月份,公司就接入了源网荷储协调控制系统。

国网海宁市供电公司员工樊卡介绍,“能源大脑”——海宁尖山源网荷储协调控制系统上线运行后,成效明显,“简单的数字提升意味着用更少的原料和能源,就能生产更多更优质的产品,这就是通过数字能源技术促进能源高效利用的表现”。

数字新基建基础不断夯实,成为中国数字经济崛起的有力支撑,海宁的实践是我国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的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落实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和数字经济发展战略,夯实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基础,数字经济迅猛发展。

如今,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信息通信网络。截至今年4月份,我国光纤宽带用户占比提升至94%,移动网络速率在全球139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4位。

在5G方面,我国商用发展实现规模、标准数量和应用创新三项领先。截至今年5月份,我国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数量占比超38%,位列全球首位。

与此同时,工业互联网“综合性+特色性+专业性”的平台体系基本形成。目前,具有一定行业和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00家,连接设备数超7000万台(套),工业APP超59万个,“5G+工业互联网”在建项目超1500个,覆盖20余个国民经济重要行业。

数字生态持续丰富

出行网约车、在家“云办公”、手机点外卖、在线求医问诊……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互联网应用已融入日常生活。

“家人们,今天给大家带来助农产品,这就是来自江苏固城湖的大闸蟹,品质非常好。”9月23日,2021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正式开幕,演员闫学晶在快手直播间带动众多农产品热卖。今年以来,在闫学晶的“闫妈严选”直播间,已有多场直播成交额超千万元。

得益于数字新基建这块“肥沃的土壤”,我国数字应用基础服务日益丰富。互联网及科技企业不断向下沉市场发展,带动农村地区物流和数字服务设施不断改善,推动消费流通、生活服务、文娱内容、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数字应用基础服务愈加丰富,为用户带来数字化便利。

随着互联网应用和服务的广泛渗透,我国逐步构建起数字社会新形态:8.88亿人看短视频、6.38亿人看直播,短视频、直播正成为新的生活方式;8.12亿人网购、4.69亿人叫外卖,购物方式、餐饮方式发生明显变化;3.25亿人用在线教育、2.39亿人用在线医疗,在线公共服务进一步便民利民。

中国互联网协会咨询委员会委员高新民总结说,我国网民规模超过10亿背后,互联网发展呈现四方面特点:形成了全球规模最大、应用渗透最强的数字社会;农村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升,城乡差别正在缩小;中老年网民规模增长最快,普遍服务得到重视;互联网平台经营及数据安全加强监管,引导互联网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数字治理迈上新台阶

70年前,英国学者李约瑟在其编著的15卷《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著名的“李约瑟难题”: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在腾讯研究院首席经济学顾问吴绪亮看来,其原因之一就在于那些技术虽然有一定的“技术效应”,却没有发挥出明显的“配置效应”,“我们现在提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国家数字竞争力,就是因为,谁能抓住数字技术这个机遇,谁就能在未来成为强大的企业、强大的产业、强大的国家”。

幸运的是,依靠强大的数字新基建和丰富的数字应用生态,这一次中国抓住了先机。吴绪亮表示,共享经济、平台经济、云端经济、直播带货等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本质上都是各种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而资源的大规模重组和优化,必然会带来经济社会整体的大规模变革、创新和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长远来看,要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捍卫来之不易的数字经济“先手棋”,更离不开制度护航。今年以来,我国针对数字经济陆续出台一系列强有力的监管措施:《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印发实施,《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先后出台,数字治理立法及监管的方向日益清晰。

“数字化发展尤其需要适合其发展规律的良好生态。”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表示,要完善数据资源管理,加快构建适应数字经济发展规律特征的监管规则,强化网络安全保障,推动网络安全产业创新发展。同时,要深化数字经济领域的国际合作,打造开放公平、非歧视的数字营商环境,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纪实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0)
FullFull
上一篇 2021年9月25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21年9月27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 艾媒咨询:我国化妆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纪实网讯 近日,艾媒咨询发布《2021年7—8月中国化妆品行业运行数据监测双月报》,主要对今年1—8月以及7—8月我国化妆品行业投融资情况、化妆品及洗护用品进出口金额及数量、电商平台化妆品消费数据等进行了分析。 我国化妆品行业竞争力有望提升 投融资情况分析据艾媒数据中心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我国化妆品行业共发生49起投融资事件,共融资56.6亿元,平均单笔…

    2021年10月27日
    00
  • 中国美妆市场生机勃勃

    “中国美妆市场销售额将在2025年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美国《世界女装日报》刊文称,在家庭收入增加、新来者持续涌入和本土品牌不断壮大的推动下,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美妆公司增长的关键。 在《世界女装日报》举办的“6·18中国国际美妆高峰论坛”上,意大利化妆品联合会负责人吉安·波西塔诺表示,2022年中国的美妆市场规模预计达到921亿美元。增长动力将主要来自男性美妆…

    2022年7月13日
    00
  • 未来的万亿级别蓝海!保健品需求扩大!2022我国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将突破6000亿元

    2022年我国功能性食品市场规模将突破6000亿元,未来这是一个万亿级别的蓝海。分析预测,营养保健食品零食化、养生年轻化和运动营养品的快速增长,推动保健品市场发展。 华创证券研究所组长、首席分析师欧阳予认为,大健康行业是一个非常大的赛道。其中保健品需求在不断扩大,一些代餐和美丽健康的新品类瞄准年轻人和对生活品质有追求的人,打开了增长空间。 在他看来,我国保健…

    2021年11月10日
    00
  • 疫情下全球保健品行业冰火两重天 中国市场回暖成洋品牌救命稻草?

         一早在7点20分醒来,28岁的武汉白领小米发了一条文案只有三个字的朋友圈“好朋友”,配图是一瓶某品牌的褪黑素。   睡眠质量差困扰小米多年,加上疫情期间一直在高强度工作,现在每周的工作日里,小米会选择在三个晚上服用褪黑素助眠。此外,他还在最近尝试服用维生素C泡腾片提高抵抗力以预防新冠肺炎。   武汉某连锁药店工作人员告…

    2020年7月13日
    00
  • 消博会新潮流:未来十年保健品将进入黄金时期

    当下,大健康产业备受瞩目,“健康管理”逐渐成为广大消费者心中的重要关键词。连带着的,健康管理观念提升之下保健食品需求也爬上了高峰。这一点,在眼下的首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中便可见一斑。在今年消博会期间,高端食品保健馆人气火爆,众多参展商纷纷拿出“看家本领”,将更多品类的保健品带进人们的视野之中。   消博会上保健品销路火爆   产品多元…

    2021年5月24日
    00

联系我们

  1341959034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913781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