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风靡市场的“无糖”食品,真的更健康吗?

近年来,尤其是全球新冠疫情影响下,消费者的健康消费意识逐渐觉醒,开始青睐于低脂、低卡、低碳食品。顺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市场上涌现出各种“0糖”、“0卡”、“0脂”的“无糖”概念食品,给人们带来了比以往更多的选择。

这届年轻人既要拥抱健康,又要享受美食,他们以为选择了“无糖”食品,就能离肥胖远一点,离健康近一点。但是,无糖食品真的不含糖吗?无糖食品真的健康吗?长期食用有副作用吗?


无糖食品,使用代糖添加甜味

在商家宣传之下,“无糖”食品被贴上了“健康”标签,以主打“0糖”、“0卡”、“0脂”的无糖饮料如无糖可乐、无糖咖啡、无糖苏打水、无糖奶茶,成为当下饮品消费潮流。在无糖饮料风潮推动下,各类无糖食品进入消费者视野,甜点、饼干、面包、汤圆、月饼、酸奶等,甚至糖果软糖、口香糖也推出了无糖产品。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无糖或不含糖”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中每100克或100毫升的含糖量不高于0.5克。“无糖”食品,可能完全不加传统糖类,诸如蔗糖、葡萄糖或其他形式的糖类成品,也可能含糖量未达国标规定的量,但还有可能使用了代糖。代糖,指除糖以外,另一种可为食物添加甜味的物质,又叫甜味剂,分为天然代糖和人工代糖两种。人工代糖的甜度极高,食品中只要添加极小分量的人工代糖,就足以让我们感觉到非常甜。

目前市场上以使用代糖的“无糖”产品居多。流行的“0糖”饮料,大都添加了阿斯巴甜、赤藓糖醇、三氯蔗糖等代糖;而一些标注为“无糖”的棒棒糖,则加入了木糖醇及赤藓糖醇;一款“无糖压片”在其配料表上印有“阿斯巴甜、安赛蜜、三氯蔗糖”等甜味剂名称。

代糖具有甜度高、热量低、升血糖慢等特点,因而无糖食品近年来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和喜爱,成为一种风尚。风靡市场的无糖食品,一直打着健康理念的旗号,在产品宣传中对添加的代糖、食用适量和适合的消费人群没有清晰的描述,易误导消费者。追求健康生活品质的年轻消费者,往往容易被潮流的宣传概念所裹挟而产生消费认知上的误区。

其实,“无糖”食品只是看起来很美,但并非不含糖。人工代糖作为食品添加剂,近年来由无糖食品而引发的健康争议越来越多。消费者担心,长期食用代糖产品是否对身体健康有影响?为什么“无糖”食品吃多了会发胖?放肆吃甜,又不担心长胖,这样的好事真实存在吗?


“无糖”食品不等于健康

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学者通过调查研究表明,人工甜味剂可能会刺激食欲,增加人体的饥饿感,使人从其他渠道更多的摄入糖分,也就是会促使人们吃得更多,导致身体变胖。

来自于美国权威科学杂志《自然》的一项研究,代糖可能会干扰人体控制血糖(血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的能力。一旦身体摄入代糖胰腺感知到“甜味”会以为摄入了糖,就会分泌胰岛素来调整血糖含量,但实际上血糖并没有升高;久而久之,胰岛素的敏感性也会下降,无法及时有效地控制血糖状况。在2019年美国ADA年会上明确提出了:不建议糖尿病人经常食用人工甜味剂,要远离一切含糖饮料,包括甜味剂饮料。

此外,长期食用代糖可能会导致人体内肠道菌群失衡,并造成一些消化困扰,增加代谢负担。标签“无糖”的糖果软糖,通常会在包装上标明一天适量食用的建议,就是因为大部分糖醇在过量摄入后易产生腹泻等不良反应。

食品科学研究成果告知我们,“无糖”食品大多加入了对健康有一定风险的代糖,并不能与“健康”直接划上等号,用大量进食“无糖”食品来控制肥胖更不可取。消费者切勿对无糖食品放松警惕,盲目跟风,大量食用!“无糖”食品摄入量过多,会与人们追求健康的愿望背道而驰,需合理控制。

无论食品的消费趋势如何变化,健康且美味是消费者不变的追求。无糖食品不等于健康食品,吃糖不等于不健康。适量食用安全美味的糖果,有助于缓解压力、恢复体力、保证大脑运转,并带来愉悦的心情。

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择食品时,切勿被商家的文字游戏所迷惑而陷入消费误区,需擦亮眼睛,学会查看产品包装上的配料表和营养成分表,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需求,谨慎选择真正健康美味的优质食品,做个理性明智的消费者。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纪实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0)
FullFull
上一篇 2021年9月4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21年9月7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 我国保健品行业发展应对策略:国家监管+企业自律

      01   行业概述   保健食品是食品的一大种类,是指声称具有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为目的的食品。保健食品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并标明保健功能和适宜人群、食用方法和服用量、贮藏方法、功效成分的名称…

    2022年10月18日
    00
  • 织就天罗地“网”——驻马店市市场监管局打击网络传销工作扫描

    “经过长期摸排锁定,我们联合公安机关成功查处一起跨地区特大网络传销案,涉案金额10多亿元,25名主要涉案人员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这是我市近年来查办的规模最大的传销案。” 近日,河南省驻马店市市场监管局局长李华荣在全市工作推进会上首次通报此案,展示了驻马店市市场监管部门创新网络监管、严打网络传销的成果。 “道高一丈” 破解取证难题 有别于传统案件查办,涉网案件…

    2021年9月15日
    00
  • 保健食品已成我国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保健食品是我国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持续开展保健食品行业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坚决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保健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显着提升,市场秩序明显改善。2014—2021年,我国保健食品抽检合格率从93%提升到99%以上。 多年来,我国在保健食品的监管中积累了大量经验,通过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方法创新等手段,进一步促进保健食品产业加快实…

    2022年10月28日
    00
  • 一年疫情利润增长500%,保健品迎来特殊窗口期?

    近日,汤臣倍健发布了2020年度业绩报告,去年全年汤臣倍健实现营业收入60.9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83%,实现归母净利润15.24亿元,同比增长528.29%。经历2020年疫情的巨大挑战,这家保健品头部企业表现出巨大的韧性与超出预期的抗压能力。 当然,2020年保持高速增长的国内保健品品牌并非汤臣倍健一家,疫情下全球保健品行业冰火两重天,中国市场回…

    2021年8月18日
    00
  • 广东湛江查办一宗违规直销重大案件

    今年以来,为净化直销市场秩序,湛江市工商部门大力开展专项执法行动,认真处理群众举报投诉、公众留言,及时发现案件线索,依法查处违规直销经营行为,并于今年5月中旬成功查办一宗“违直”重大案件。 打着直销集团旗号 开展违规直销经营 2018年3月,市工商局接到举报称在湛江地区某产品经营者打着某直销企业的名义,通过招募销售员在经营场所外直接向最终消费者推销…

    2018年7月30日
    00

联系我们

  1341959034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913781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