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让利实体经济成效显现

11.png

纪实网 7月15日讯 (经济日报)“银行业利润增速、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一降一升’,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金融实体经济让利的积极效果。”在国新办7月1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银保监会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部负责人刘忠瑞表示。

数据显示,一季度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净利润6143亿元,同比增长2.4%,增速比去年同期下降3.3个百分点;今年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83.4%,两年平均增长21.7%。“金融与实体经济同呼吸、共命运。”刘忠瑞说,虽然银行业利润暂时出现一定波动,但实体经济利润回升有助于银行机构改善资产质量。

同时,金融资源持续向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倾斜。制造业贷款较年初增加1.7万亿元,同比增速连续14个月保持在10%以上;涉农贷款余额超过41万亿元,绿色信贷余额达12.52万亿元。今年前5个月,全国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5.68%,比去年下降0.2个百分点。截至6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保持在30%以上,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服务业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9.3%、23.7%,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截至6月末,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3.5万亿元,较年初增加1083亿元,不良贷款率1.86%,较年初下降0.08个百分点,保持在合理水平。“我们推动银行提足拨备、多渠道补充资本,增强风险抵御和损失吸收能力。”刘忠瑞说,截至6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拨备余额达6.7万亿元,拨备覆盖率190.3%,较年初上升7.5个百分点。

目前,我国绿色信贷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截至一季度末,国内21家主要银行绿色贷款余额达12.5万亿元,占各项贷款的9.3%,其中绿色交通、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产业贷款余额占比超过70%。同时,近5年绿色信贷不良贷款率保持在0.7%以下,远低于同期各项贷款的整体不良水平。

“此外,绿色信贷的环境效益也逐步显现。”银保监会政策研究局负责人叶燕斐说,按照绿色信贷资金占绿色项目总投资比例计算,21家主要银行的绿色信贷每年可支持节约标准煤超3亿吨。下一步,银保监会将进一步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的支持力度。一是大力支持新能源、低碳能源发展;二是鼓励创新,探索将碳排放权作为质押物,为银行扩大融资提供质押基础;三是探索绿色信贷资产证券化方式,动员更多社会资本投资绿色领域。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纪实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0)
FullFull
上一篇 2021年7月14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21年7月16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 百余侨商齐聚重庆 共谋中国西部投资发展新机遇

    由中国侨联、重庆市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一带一路”侨商组织年会日前在重庆举行。来自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35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位侨商齐聚“山城”,共谋中国西部投资发展新机遇,共促中国西部发展与世界相连。 第三届“一带一路”侨商组织年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黄伟摄) 据介绍,此次年会以“金侨携手、共融共赢”为主题,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同步举行。 …

    2022年7月26日
    00
  • 超市便利店发力七夕甜蜜经济

    纪实网 8月11日讯 七夕将至,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走访市场发现,便利店、鲜花店、商超纷纷贴出七夕促销主题宣传海报,通过营造浪漫氛围来带动节日期间的产品销量,不少品牌也通过备货囤货、打折促销发力甜蜜经济。 北青报记者在便利蜂知春路大厦店看到,为抓住消费者在七夕当天的特定需求,店内专门开辟出节日主题货架,用来陈列青梅酒、葡萄酒、巧克力、果味糖等甜蜜系产…

    2021年8月11日
    00
  • 坚定发展信心 如新加速布局美丽健康产业

    人民网北京8月15日电 (记者许维娜)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将于今年11月5日至10日在上海举办。记者获悉,本届进博会国家综合展将恢复线下举办并设立主宾国,企业商业展的签约展览面积已超过36万平方米,签约参展的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数量已超过去年。 在展示题材方面,第六届进博会聚焦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在健康美丽领域中,不少参展企业近年来凭借品质不断…

    2023年8月16日
    00
  • 消费理念积极转变 2021年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有望增至2708亿元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随着国家人均GDP的提升,消费者在保健食品消费理念和消费意愿上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保健食品在消费属性上将逐渐从可选消费品向必选消费品转变,预计2021年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将增至2708亿元。   中国保健品概念定义及特征介绍  保健品是指能够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

    2021年2月26日
    00
  • 中国制造业何以稳居世界第一

    纪实网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日前表示,自2010年以来,我国制造业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表明我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非常稳固。 不过,“大而不强”一直是我国制造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要解决核心基础零部件及元器件、关键基础软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等基础问题。这有待补短板锻长板,加强基础技术创新,推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制造业不断向高端跃升…

    2021年9月24日
    00

联系我们

  1341959034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913781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