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迎27个项目 武汉大健康产业加速迈向万亿级

      11月11日上午,第二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在武汉开幕。在开幕式上,2013年诺贝尔奖化学奖得主、结构生物学家迈克尔·莱维特,中国工程院院士于金明、马丁、李培武,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国药集团中国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晓明等院士、专家,引领27个大健康产业项目现场签约。

摄图网_500558837_wx_纽约曼哈顿城市天际线(非企业商用).jpg

  院士助阵

  27个大健康项目签约落地

  这27个大健康产业项目集中于医疗科技、基因测序、产业技术研究等多个领域。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于金明团队、马丁团队着眼于肿瘤研究,分别见证签约“武汉光谷肿瘤新技术研究院”项目及“武汉妇科肿瘤诊疗技术研究院”项目。中国科学院院士丁汉聚焦武汉医疗技术提升,签约“华中科技大学-联影集团医疗技术联合实验室”项目。此外,“数字健康武汉2030双总部”“中科院抗病毒疫苗药物产业技术研究院”“协和质子放射治疗系统采购”等多个大健康产业项目签约。

  今年7月,武汉市发布“院士专家引领十大高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此后已明确有47名院士、37名专家参与产业引领,目标是到2025年建成具有核心技术优势、完整创新链条、强大辐射效应、国内领先水平的十大高端产业集群,其中就包括大健康产业。

  参加本届健博会的院士专家与湖北武汉渊源都很深。

  李培武院士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丁汉院士是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马丁院士在武汉学习、工作40年,在宫颈癌预防、治疗方面有重要科研突破,在新冠疫情期间,还参与了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的患者会诊。于金明院士曾多次来武汉交流分享肿瘤相关的医学知识。国药集团中国生物董事长杨晓明在疫情初期就连夜组建团队飞赴武汉开展核酸检测,他表示,集团所属在汉公司将在发展和带动湖北省、武汉市的生物产业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优势明显

  “一城一园三区”进展顺利

  武汉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健康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重要引擎,涵盖了生物农业、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流通和健康服务等多个领域,带动性强,凝聚力大,正逐渐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

  武汉市发展大健康产业优势独特。

  武汉是大健康产业重镇,集聚了国药中联、华大基因、泰康人寿、人福医药、联影医疗、九州通等一批龙头企业,光谷生物城作为国家新兴产业基地,综合竞争力排全国前三。2019年,武汉市大健康产业规模已达到2600亿元,疫后更是跑出了“加速度”,迈瑞医疗等知名企业纷纷落户武汉,大健康产业正加速迈向万亿级。

  另一方面,武汉还是大健康创新高地,拥有92所高校、130万在校大学生、75名院士,聚集了同济、协和等47家三级医院,每年培养大健康领域人才5万多名,并建成了亚洲首个P4生物试验室。在疫情暴发后,武汉第一时间获取了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信息,第一时间筛选特定细胞抗体、开发诊断产品,第一时间研制新冠肺炎灭活疫苗,展现出了强劲的创新活力。

  去年第一届健博会以来,武汉市以“一城一园三区”为核心,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一城”是指光谷生物城,“一园”指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三区”指汉阳大健康产业发展区、环同济协和国家医疗服务区、武汉长江新城国际医学创新区。目前,五大园区建设、招商顺利,各项工作正在加速推进。

  疫后重振

  优质项目纷至沓来

  今年4月8日武汉“重启”后,把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发展大健康产业作为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吸引了一批新项目落地。

  6月,迈瑞医疗武汉基地正式开工,项目总投资45亿元,建成后将成为迈瑞医疗在全球的第二总部基地。迈瑞医疗是国内最大的医疗器械研发生产企业,新开工的迈瑞医疗武汉基地包括武汉研究院、生产制造基地两个子项目,均选址光谷生物城。

  8月,“知名企业湖北行”活动在汉举行,30个项目集中签约,其中不少是智慧医疗康养项目。包括复星集团“汉阳健康文化蜂巢”、卓尔控股长江国际医学中心、稳健医疗第二总部等。

  9月,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与武汉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发挥各自优势,助力武汉市疫后重振和建设世界级大健康产业集群,推动国药集团在武汉实现2000亿元营业总收入。

  武汉市主要负责人表示,将强化政策引领、强化平台支撑、强化服务保障,深入实施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不断完善配套政策,促进医药、医疗、养老、旅游等多业态融合发展,打造“全方位、全中心”的大健康产业集群,把武汉建成一所“健康之城”“幸福之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纪实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0)
FullFull
上一篇 2020年11月11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20年11月13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 安惠公司陈惠参加第十九届直销产业发展论坛

    12月13-14日,第十九届直销产业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会上,安惠获评2023中国直销业践行健康中国战略典范企业。

    2023年12月18日
    00
  • 闲置经济升温折射消费时代变迁

    纪实网 7月29日讯 (光明日报)近年来,闲置经济持续升温。有数据显示,2014年至2018年,中国二手闲置市场规模保持高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50%。 与之相对应的,是众多我们熟悉的场景。在各大电商平台推出的疯狂购物节中,有人不停买买买,也有为数不少的人选择“蹲守”闲置物品转卖平台,等着被激情选购后的物品漂流到此处。在新入职场的年轻人中,仍有人会为了购…

    2021年7月29日
    00
  • 特医食品能否成为我国大健康直销市场新蓝海?

    纪实网 6月18日讯 (北青网健康)近年来,国务院先后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针对国民健康与营养作出重要部署。正如如此,人们更加关注能够有效调节,恢复身体健康的特殊产品。因此,特医食品逐渐开始备受关注。那么,什么是特医食品?它和保健品有什么区别?我国特医食品发展现状又是如何呢? 介于食品与药品之间? 公开信…

    2021年6月18日
    00
  • 保健食品调查:认知水平提升 规范中加速复苏

    纪实网 6月17日讯 (新华网)保健食品作为大健康产业的一个重要品类,随着健康观念的深入,日益受到消费者重视。近日,新华网发起“规范保健、诚心为民”保健食品正能量调查问卷。调查显示,在受调查人群中,超九成有食用保健食品的经历。同时,七成多人认为保健食品行业在规范化方面有较大提升。超过半数消费者认为,保健食品行业应加强科普教育,提升产品安全性和功效性,产品宣传…

    2021年6月17日
    00
  • 中药保健品领域 同仁堂、无极限、东阿阿胶、新时代和健康元占据重要市场地位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变大,我国处于亚健康的群体范围逐渐扩大,逐渐从中老年人向年轻人扩散。当前,越来越多的都市白领通过保健品来调节身体机能,强身健体。近年来,我国中药保健品行业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市场需求旺盛。   企业数量逐年上升   根据从工商局中经营范围中包含“保健品生产制造、研发”且经营状态为“存续和在业”的企业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可知截止至20…

    2021年2月9日
    00

联系我们

  1341959034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913781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