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刊文剑指医美乱象,医美股开盘集体下跌

8月9日早间,人民日报刊文《医疗美容,要最佳效果也要防不良后果》。指出,一些医美机构在宣传过程中只谈“最佳效果”,不谈“不良后果”,容易使消费者忽视安全隐患,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尤其加大对网上医美店乱象的打击力度。

受此影响,8月9日,医美股开盘集体下跌,医美龙头华熙生物(688363.SH)和爱美客(300896.SZ)跌近4%,复星医药(600196.SH)、昊海生科(688366.SH)、贝泰妮(300957.SH)等跟跌。截至收盘,复星医药(600196.SH)跌4.42%;华熙生物(688363.SH)跌1.01%。

近几年,医美行业乱象频出。据《2020-2021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显示,医美行业事故高发于黑医美机构,平均每年黑医美致残致死人数大约十万人,且多数消费者投诉、报案无门,维权难上难。

今年以来,医美行业监管已在逐步加强。6月1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了《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方案内容显示,多部门将于6月到12月联合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服务专项整治工作。这也是继2017年以来,对非法医美行动的又一次联合打击。

除国家性政策外,全国各省市也纷纷开展整治工作。以重庆为例,8月3日,2021年重庆市医疗美容机构“你点名我监督”跨部门联合执法结果出炉,15家医美机构被立案查处,共发现36项违法行为。

此外,8月4日,新华视点发布《身高焦虑就打“增高针”?危险!》一文,直指生长激素可能存在滥用等行为。受此影响,8月5日,A股生长激素龙头上市公司长春高新(000661.SZ)和安科生物(300009.SZ)双双暴跌。

针对医美市场乱象,北京朝阳医院整形外科主任范巨峰认为,对于乱象首先重点应该加强资质监管。其次,医疗机构也应依法加强执业自查工作以消除安全隐患。在具体操作层面上,医美机构不得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药品、“以次充好”“知假用假”。四川天府健康产业研究院首席专家孟立联认为,医疗美容有必然性,但不能无序、无限和无法,需要制度保障、标准规范和正确的价值观引领。

人民日报刊文如下:

医疗美容,要最佳效果也要防不良后果

近年来,医疗美容行业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通过医美实现变美的心愿。然而,其中的问题却不容忽视。

四川成都市读者夏女士近日来信讲述了一件烦心事:她的母亲今年50多岁,在某短视频APP中看到一则广告称绣眉只需398元,便到店消费,没想到在店家的诱导下,最终消费金额竟然高达1.2万元。当夏女士询问购买了哪些项目时,母亲只能说出“绣眉毛、洗眼线、祛斑、祛皱”等,对具体是什么项目一无所知。夏女士与该店客服人员联系,发现还包括“细胞透析、prp血清祛皱”等项目。夏女士质疑该店是否具有操作此类医美项目的资质,医院表示这些项目会在另一家整形美容医院做,却始终不肯说出具体是哪家医院。最终,夏女士向监管部门投诉。

夏女士说:“现在医美市场鱼龙混杂,一些医美机构用‘低价’吸引客户,不顾质量和安全性。比如,大家知道一些药的市场价是多少,有些机构会用低于成本的销售价格做宣传,然后漏打、少打甚至使用假冒伪劣产品。”

20多岁的小薛也遇到类似问题。她做完全切双眼皮手术后,医生强调术后眼睛要多往上看,有利于双眼皮形状的定型。“然而,医生后来又说这样看久了眼皮上面会有皱纹堆积,建议打除皱针,还需要1000多元。”她认为,这已经涉嫌消费欺诈。

江苏南京的读者舒女士表示,自己曾从一个网红直播间购买了“复合水光套餐”,到店后,医生拿来一瓶药品。舒女士要求扫码验真,医生立刻就去换了一瓶。舒女士说:“如果我不要求验真,就给我用假货了。”据业内人士透露,不仅一些药品存在鱼目混珠的现象,一些公司发布广告时,也会擅自盗用未入驻该机构的三甲医院医生作背书误导消费者。

一些医美机构在宣传过程中只谈“最佳效果”,不谈“不良后果”,容易使消费者忽视安全隐患。消费者在网上搜索医美广告,与客服对话时,客服都热情地询问体貌特征,推荐对应项目。而当消费者询问医生行医执照时,得到的回答却多为沉默和推托。

在许多医美机构官网信息中,基本没有风险性提示。事实上,医美项目的安全问题,是医美行业实际存在且绕不开的重要话题,且医美一旦出现问题,维权都是漫长且劳心劳力的过程。陕西的袁女士在一家整形美容医院做完“热玛吉”项目后,面部出现烫伤情况,被确诊为面部烫伤二级。袁女士与该整形美容医院沟通无果,一番波折后经当地卫健委协调,该美容医院才同意退费。

对此,北京朝阳医院整形外科主任范巨峰认为,首先重点应该加强资质监管,“医美机构和个人须取得相应资质,不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超范围开展诊疗活动”。其次,医疗机构也应依法加强执业自查工作以消除安全隐患。在具体操作层面上,机构要加强医疗美容项目管理,认真落实医疗质量核心制度,规范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医美机构不得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的药品、医疗器械和消毒器械来“以次充好”“知假用假”。对于医美机构价格乱象,他认为,要加大对违规分解手术项目、价格欺诈以及不按规定项目名称和标准收费的惩处力度。

“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尤其加大对网上医美店乱象的打击力度。”范巨峰说,医美机构应严格按照广告法和医疗广告管理办法规定,依法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并按规定发布医疗广告,不发布虚假医疗广告以及虚假信息等。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纪实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0)
FullFull
上一篇 2021年8月10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21年8月12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 从欧洲保健品展看营养健康食品创新趋势

    近日,由中营惠营养健康研究院主办的“Vitafoods归来共话营养健康食品创新”会议在线召开,通过分享对欧洲保健品展 Vitafoods Europe 2023上热门新原料、新产品、新剂型和功能方向的洞察,结合我国新食品原料相关政策法规和营养科学新研究,探讨我国健康食品未来发展的创新趋势。   中国营养学会副秘书长、营养健康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瑛瑶指出,在健康…

    2023年6月8日
    00
  • 深圳有关部门约谈8家涉嫌从事虚拟货币企业

    区块律动 BlockBeats 消息,根据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关于召开虚拟货币非法活动专项整治会议的通知》文件显示,深圳市目前要求各区整治办对辖内涉嫌从事虚拟货币非法活动的企业进行初步摸排核查,目前发现了 8 家企业涉嫌从事虚拟货币非法活动。据文件显示,有关部门已经在 18 日上午联合约谈了包括币看、星主页、行云币、UPBTC 等在内的八家企业。…

    2019年12月23日
    00
  • 肆拾玖坊估值遭质疑:商业模式被指“形同直销”

    纪实网讯 近日,肆拾玖坊宣布获得过亿元的A轮融资,估值达50亿元,这一估值在公司自己口中被称为:在目前已公开估值的创业型新零售酒企中暂居最高。然而,肆拾玖坊的这一轮融资,却引来了包括产品销量、公司估值,以及公司的商业模式在内的不少质疑。 公司估值是否虚高? 公开资料显示,2015年4月份,肆拾玖坊创始人张传宗发起众筹,来自传统IT、教育培训、家电等多个行业的…

    2021年5月24日
    00
  • 东阿阿胶原党委书记秦玉峰被查

    号角网讯 3月3日消息,近日,华润医药官网披露,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阿阿胶)原党委书记、总裁秦玉峰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华润医药控股有限公司纪委和山东省聊城市监察委员会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公开资料显示,秦玉峰,男,1958年出生,大学文化,应用研究员,曾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1974年进入东阿阿胶工作,历任科长、处长…

    2022年3月4日
    00
  • 国际高端护肤品近期或涨价 国产美妆引关注

    道道网讯 据媒体消息,法国奢侈品牌香奈儿的护肤系列或将在2月涨价。其中售价435元的山茶花洗面奶将涨价至460元,而一年前该产品的售价为420元。此外,雅诗兰黛、娇兰和海蓝之谜等多个品牌也将在近期涨价,迪奥护肤系列价格则在2020年12月已经上涨。 华创证券指出,当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化妆品消费市场。全国化妆品持证生产企业数量达5400余家,各类化妆品…

    2021年1月25日
    00

联系我们

  1341959034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913781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