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从七大领域提升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服务能力

3月29日下午3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十四五”规划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国家层面多部委将以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为主线,以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为动力,坚持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多元价值作用,坚持突出中医药医疗服务核心价值,为健康中国助力。 

“十四五”中医药七大重点工作发布!


用好“两个”抓手

聚焦“七大”领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在会上指出,“十四五”期间,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需要从七个领域,全面提升中医药特色优势和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

一是聚焦疫病防治能力建设,发挥好中医药疫情防控独特优势和作用。深化中医药疫病理论研究、中医药抗疫有效经验总结和临床数据挖掘,科学总结中医药防治的疗效成果。

二是聚焦特色人才培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施特色人才培养工程,推动领军人才、优秀人才、基层骨干实用人才等特色人才队伍建设。

三是聚焦医疗资源提质扩容,推进优质高效服务体系建设。启动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中医特色重点医院等建设,推进中西医协同发展。

四是聚焦高质量发展,促进传承创新和中药质量提升。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进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中药质量追溯体系建设,落实中药注册管理改革举措。

五是聚焦遵循中医药规律和特点,建立完善评价和标准体系。健全中医药科研方法、评价体系,完善临床疗效评价技术、方法。推动中医临床诊疗标准、技术规范的制定。

六是聚焦开放发展,加强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强“一带一路”重点国家双边合作和与世卫组织等多边合作,让中医药“走出去”。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发展高地。

七是聚焦体制机制改革,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推进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配合全国人大开展好中医药法执法检查。推动进一步完善中医药价格和医保政策,建立持续稳定的投入保障机制,健全中医药管理体制。

据悉,中医药坚持内外兼修,扬优势、建高地、强弱项、显特色、补短板、增供给,以编制“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实施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为两大抓手。

聚焦心血管等慢病特色病种

中药审评审批改革三大方向

那么,中医药科技创新焦点在哪里?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加快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首先要加强中医药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守住中医药传承的根脉。强化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传承和老药工技术、技艺的传承研究。

二是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在中医理论、中药资源、现代中药创制、中医药疗效评价等重点领域建设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等重大慢病及妇科、皮肤、免疫等优势病种和针灸及其他非药物疗法等,建设10~20个国家中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协调创新网络,依托中医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建设30个左右的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

第三,要加强中医药科技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建设。提高加强中医药高端学术人才、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和基础学科、优势学科、前沿学科的人才培养。加快培养和集聚一批跨专业、跨学科、跨领域,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健全人才激励机制与评价机制。

在中药审评审批及新药研发等方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配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继续完善中药的审评审批改革,促进中药新药研发和中药产业发展。

一是坚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推动建立与中药临床定位相适应,体现其作用特点和优势的疗效评价标准,鼓励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疗效评价。

二是推动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研制,组织研究制定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考证意见,建立与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特点相适应的审评模式,简化审批手续。

三是构建“三结合”的审评证据体系。重视“人用经验”对中药安全性、有效性的支撑作用,按照中药特点、规律和临床实践实际,构建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审评证据体系,为新时代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平台和路径。

粤港澳三地中医药融合创新

允许港澳名医纳入国家体系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为构建粤港澳中医药发展擘画了顶层设计、路线图和纲领性文件。

据介绍,国家层面已将粤港澳大湾区中医药创新纳入“十四五”整体规划。

一是建立健全粤港澳三地中医药会商机制,推进建设方案落地实施,支持建设中国中医科学院大学分院、粤澳合作中医药科技产业园等重点项目。

二是要将港澳地区中医药纳入中医药发展全局,予以重点支持,允许港澳符合资格的中医药人员参与国医大师、全国名中医评选,还有歧黄学者、青年歧黄学者等人才培养项目,融入中医药学术思想继承和创新发展格局。同时支持6名港澳地区的中医师入选了青年歧黄学者项目,支持50多名澳门中医师在大湾区内地城市执业,融入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机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纪实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0)
FullFull
上一篇 2021年3月30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21年4月1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 保健食品趋年轻化:直销行业或将开启“朋克养生”时代

    纪实网讯 如今,“朋克养生”正成为年轻人中的新风向,一手补品一手锅,随时随地、花式混搭、四季养生、吃出颜值,正成为年轻人的养生大法。曾几何时,提到保健食品就会让人想起“收割中老年人的智商税”,但时过境迁,以往被冠名为“智商税”的保健品正成为当代年轻群体最主要的“惜命”方式之一。 此前,丁香园联合《健康报》社发布的《2019国民健康洞察报告》显示,在70前、7…

    2021年5月21日
    00
  • 低调的实力派:克丽缇娜聚焦产品的三十年

    当今社会发展日趋快速,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速发展,引发了商业形态的巨大变革。在此变革中,产品、品牌、市场、营销方法等要素也在不断变化,作为企业经营者,需要与时俱进,以新的思维方式去构建品牌、传播品牌。而产品,作为一家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也是商业最重要的本质,美丽健康行业同样如此。 好的产品是赢得客户口碑的关键,更是企业长久生命力的源泉和驱动…

    2022年2月16日
    00
  • “健康中国”呼唤营养导向型食物生产消费

    纪实网讯 10月20日,由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指导,中国绿色食品协会绿色农业与食物营养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轻工企业投资发展协会联合主办,中国轻工企业投资发展协会营养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四届中国绿色农业与食物营养高峰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天津)隆重召开。 高峰论坛以“营养导向·品牌赋能·绿色发展”为主题,聚焦农业与食物系统可持续发展和食物营养健康教育,…

    2021年10月29日
    00
  • 新安利,新外企:根系向下,“本土之花”向上

    自1995年安利(中国)成立,近30年,这家堪称是直销行业代名词的跨国公司,在华历经嬗变。正如一粒种子,落进土壤,逢阳光雨露生长,也遭冰刀霜剑考验。

    2024年2月4日
    00
  • 网络安全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号角网讯 强大的网络安全产业是全面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的重要基石。近年来,为应对日益严峻的网络安全形势,我国网络安全政策体系不断完善,网络安全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日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网络安全产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达到1729.3亿元,较2019年增长10.6%。2021年产业规模约为2002…

    2022年2月17日
    00

联系我们

  1341959034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913781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