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筛选出9个提升免疫力的保健产品

同仁堂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丁永玲介绍,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同仁堂集团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市委市政府有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策部署,协同推进京内、京外、境外民生保障,提升服务供给。

据介绍,同仁堂集团下属股份集团、科技发展集团、国药集团等工业企业分布在北京、河北、安徽和香港的生产基地自1月28日起陆续复工复产,力保安宫牛黄丸、紫雪散、苏合香丸、板蓝根颗粒、防风通圣丸、藿香正气水等疫情用药生产。

同仁堂集团在国内外的2400多家药店和零售终端全力保障疫情防控产品及物资供应,并公开承诺不涨价。同仁堂健康药业集团华中区组织20人的突击小分队第一时间向湖北武汉调货,确保当地医用物资及相关药品需求。同仁堂药材参茸集团为北京市54家各级医疗服务单位和零售终端供应中药材、中药饮片等物资约50万公斤。

同仁堂医养集团旗下各医疗机构春节期间不休息为市民提供服务,一季度门诊总数超过11万人次。呼家楼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酒仙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承担了所在地区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筛查和转运工作。同仁堂中医院及时推出了同仁堂中医大师周耀庭的预防新冠肺炎推荐药方。

同仁堂国药集团发挥全球布局优势,从阿联酋、捷克、日本、美国、越南等国采购防疫物资,投放抗疫一线;制定《同仁堂服务境外疫情防控工作方案》,于3月初启动境外疫情防治专家组项目。制定“一国(地区)一策”精准中医药诊疗方案,已为30个国家和地区开具了符合当地疫情特点的“扶正避瘟饮”系列方。

同时,科研工作及时跟进。从同仁堂1500多个中成药及保健品中筛选出80个疫情用药和9个提升免疫力的保健产品,完成北京市中医管理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应急科研专项项目的申报工作。对遴选的藿香正气水、防风通圣丸等8个产品在防治新冠肺炎中的物质基础和效应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

同仁堂股份集团统重点抓防疫药品、大品种、零库存药品生产,既确保疫情用药供应又保障百姓日常用药需求。成立了两支“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保障安宫牛黄丸和紫雪散生产。

坚持京内京外境外实现精准复工。加强生产调试,研究原材料短缺、运输困难、资金不足、返工人员不足等突出问题,并及时解决。向北京市国资委、经信局、发改委申请了2亿元疫情专项贷款,缓解了生产企业资金紧张的局面。

集团所属玉田公司、江山公司紧急启动医用口罩、医用酒精和口罩消毒液等疫情防控物资生产工作,向北京、武汉等境内地区和近百个中国驻外使领馆、中资机构和留学生捐赠价值3000万元左右的抗疫物资。同仁堂系统52人献血11600毫升,1937名党员捐款152279元。

来源: 同仁堂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纪实资讯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0)
FullFull
上一篇 2020年4月24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20年4月30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 东阿阿胶发公告:副总裁王中诚退休离任

           每经AI快讯,东阿阿胶(SZ 000423,收盘价:42.08元)10月11日晚间发布公告称,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近日收到王中诚先生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王中诚先生申请辞去公司副总裁职务。由于到龄退休原因,王中诚先生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截至本公告日,王中诚先生持有公司股份525股。   2020年半…

    2020年10月18日
    00
  • 以“互联网+分级诊疗”助力全民健康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全民健康的核心是医疗卫生体系的“公平原则”。对于公平正义的追寻,是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良序发展长期追求的伦理根基,体现着国家治理实践的道德性与正当性愿景。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要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健康服务。在公平理念确立的前提下,需要…

    2021年7月28日
    00
  • 中央提供财力保障确保退税及时退付

    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23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退税减税是今年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关键性举措,全年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财政部在按现行税制负担50%退税资金的基础上,再通过安排1.2万亿元转移支付资金,支持基层落实退税减税降费和保就业保基本民生等。 许宏才介绍,这1.2万亿元分三部分来安排,包括新出台留抵退税政策专项资金、其他退税减税降费专项资金和补充…

    2022年3月25日
    00
  • 康宝莱宣布CFO新任命

    康宝莱宣布任命John DeSimone为首席财务官,以接替Alex Amezquita,后者将继续留在公司。

    2024年3月29日
    00
  • 大数据“杀熟”还不收手?

    纪实网 7月12日讯 (中评社)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修订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新业态价格违法行为中的大数据“杀熟”尤其引人关注。 环球时报发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文章介绍,大数据“杀熟”是指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利用大数据分析、算法等技术手段,根据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的偏好、交易习惯等特…

    2021年7月12日
    00

联系我们

  13419590347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491378174@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